好久以前就想要做蛋黃酥,但是一直苦於買不到好的鹹蛋,所以一直沒機會試試看。直到最近自己醃了一批鹹蛋(怎麼做,看這裡),才有機會小試身手一下。快中秋了,正是吃蛋黃酥的好時候呢!
油皮材料:
高筋麵粉100克
低筋麵粉100克
奶油80克
糖粉40克
水85cc
油酥材料:
低筋麵粉180克
奶油 95g
內餡材料:
生鹹蛋黃20個
豆沙餡400克
其他材料:
米酒少許
生蛋黃1個(非鹹蛋黃)
黑芝麻少許
作法:
1. 鹹蛋黃放置烤盤上,噴上米酒(或是在米酒中浸泡一下快速撈出),以華氏350度烤4-5分鐘。不需烤太熟,此步驟是為了去除鹹蛋黃的腥味。
2. 將所有油皮材料攪打成團後,包上保鮮膜靜製醒麵約20分鐘。
3. 利用醒麵的時間,將所有油酥材料攪打均勻成團即可,不需過度揉捏。油酥材料比較不易成團,必要時可用手略出力擠壓成無彈性與筋性的粉團。
4. 將油皮、油酥與豆沙都平均分成20等份。
5. 將每一等份的油皮包裹一個油酥粉團,包裹後捏緊開口並稍微壓扁,用撖麵杖由中間向前後兩端撖開。撖開後,由靠近自己的一端往前端捲起。再將捲好的油酥皮轉向90度,再重複一次撖開捲起的動作。
6. 將包卷好的油酥皮(此時呈長卷狀,左右較長)由左右兩端往底部彎折成圓形,之後再撖成圓餅狀,約手掌大小。這就是基本油酥麵團。
7. 在每一個撖好的油酥皮中間位置放上一團豆沙餡,將豆沙餡稍稍壓扁,再放上一個鹹蛋黃。將油酥皮收攏成圓球狀(收口一定要收緊),收口向下,放置於烤盤上。
8. 用刷子將打散的生蛋黃(非鹹蛋黃)刷在已包好蛋黃酥的表面上,再灑上一些黑芝麻。以325度烤15分鐘,最後再以350度烤五分鐘上色即可。
其實我自己比較喜歡吃棗泥或是蓮容餡的,但是這身在異鄉就只能將就用紅豆沙餡兒。自己烤的蛋黃酥比較不油膩,甜度也比較低,但是一樣美味可口。大家來試試看喔!